30 1 月

財報公佈炒作方式

0  comments

財報公佈炒作方式

在美國有一種很流行的炒作方式,叫作earning trade,中文可以翻譯財報炒作。這種炒作的方式有好幾種,但基本的思維是這樣的:在財報公佈前大概兩周左右,選擇權的implied volitility (IV)就會開始逐漸升高,到財佈公佈前會達到最高點

為了利用IV的改變,通常有兩種作法。

earning-trades

作法一:在財報公佈前結單

作法一的方式,是在財報公佈前兩周出手,主要是同時買put 與 call,因為 IV低的時候,call 與 put的權利金比較低,所以買進的時候比較便宜

持有兩周之後,如果股價沒有改變,但IV提高,權利金也順帶提高,所以你等於是買在權利金低的時候,賣在權利金高的時候

這種方式的缺點是:股價可能在你入手之後,有大幅改變,你得持續調整你的部位。另外,也有可能 IV 的改變不夠大,沒辦法讓你賺 IV改變帶來的權利金變化。

下面來給大家說個用作法一的實例。

Intel (INTC) 在1/14公佈財報,本來應該要提早一點佈局,但因為權利金太貴,沒找到好的買點。在財報公佈前一天1/13,INTC的股價在32.xx,Joseph買了 1/15號過期,33的call 和put,付出權利金138.18。

在1/14的時候,IV上升了一些,但不是挺明顯的,為了避免財報後的影響,Joseph就結束交易,股價沒改變太多的情況下,賣出權利金為149.81,獲利為11.63,報酬率為 8.43%。

在一天之內,有8.43%的報酬率,沒什麼好抱怨的。其實這筆交易,Joseph本來是要一次買7筆契約的,但成交一筆之後,我以為所有都成交了,沒仔細看,就把訂單取消了,於是小打小鬧賺了這一點。

作法二:在財報公佈後結單

作法一是利用 IV的上升,而作法二是利用財報公佈後,IV 的瞬間降低,因為知道結果之後,市場就會有反應,不確定的波動性會減少。

作法二通常是在財佈公佈當天,或是前一天,在 IV 升到最高點的時候,賣出 put 和 call,在財報公佈完之後,用比較便宜的權利金買回來

這種方式的風險在於:你必須用spread來作, 先固定風險與收益,以免股價在財報公佈後,波動過大,超出你預估的範圍,導致損失無限。

Joseph個人比較保守,通常用第一種作法,因為股價在財報公佈之後的不確定性太大。但如果Joseph有很強烈的信念,認為財報公佈之後股價會怎麼走,會用作法二來炒作的。

Loved this? Spread the word


About the Author

Joseph從2008年踏入美股投資的領域,過了幾年的探索,終將投資原則放在價值與成長投資。這裡是我的心得分享,希望與大家交流!

admin

Related posts

RSI 與美股選擇權:3年策略回策結果

​Read More

高IV Pecentile 掃描器

​Read More

選擇權賣方分析神器:Strangle & Iron Condor 篩選器

​Read More

FLGT 一個月漲了100%!我是如何發現的?

​Read More
{"email":"Email address invalid","url":"Website address invalid","required":"Required field missing"}

Subscribe to our newsletter now!

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