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ut butterfly 是Joseph常用的選擇權策略。許多讀者都試著想採用這種策略,但效果都不如預期,所以寫信與Joseph討論。Joseph的put butterfly課程應該快要完成了。在完成之前,先告訴大家怎麼樣才不會犯錯,至於具體怎麼作,等課程出來,裡面會詳細的介紹。
More...

錯誤一:不了解put butterfly的獲利機制
不論是用什麼投資策略,用什麼投資工具,你必須了解這種策略、投資工具的獲利機制。
這點就要把之前討論艾蜜莉預防股災的策略拿出來說說。想要預防股災是人之常情,但是你必須了解這種預防策略的優缺點。不然傻傻的買反向ETF,到頭來你會發現:不論股市跌不跌,你的帳面損失每天都在擴大。
要了解put butterfly的獲利機制,你就必須了解選擇權策略的組成、時間與價格波動對部位所造成的影響。了解了這些,你才不會盲目下單。
錯誤二:使用不適合的標的
Put butterfly 並不是適用於所有的公司與ETF,你必須挑選適合的投資標的。
一般而言,Joseph會以大盤為主,特別是SPX。由於Put butterfly的交易手續費非常高,所以記得千萬不要價格太低的股票,不然獲利還不夠你付手續費。
錯誤三:低估券商手續費的影響
Put butterfly 有四個契約,買一次、賣一次,就是八個契約的手續費。如果沒有找到手續費比較便宜的券商,手續費會吃掉大部分的利潤。
這還是說順利的情況。如果部位要調整,那又是八個契約。
對於SPX的put butterfly來說,手續費大概佔報酬率的1%-2%左右,這是以interactive broker的手續費來計算的。如果手續費比IB高的話,那可能會吃掉4%以上的報酬。
錯誤四:沒有交易計畫
只看交易紀錄,是沒辦法知道別人的交易計畫的,因為交易計畫包含進場時間、出場時間,以及修正策略。
沒有完整的進、出場計畫,那不論執行任何策略,都會有很大的問題。
選擇權為主的交易計畫,更是如何,因為選擇權的波動更大,對價格更敏感。如果沒先把腳本寫好,到問題發生的時候,可能就來不及應對,容易一錯再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