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facebook上看到艾蜜莉預防股災的操作策略,覺得很有意思,值得與大家討論一下,看看大家的想法。
最近國際與台股大盤一直跌,
很多人也怕選舉後會發生股災,
不過只要事先做好規劃,
不管股災是否會來我們都不會賠錢!實際規劃如下:
如果可以投入股市的資金為 400 萬,
其中 50 % ( 200萬 ) 用價值投資法買入低於便宜價的績優股,
另外 50 % ( 200萬 ) 分批預備買 T50 反1 ( 反向 ETF )。
情況 A : 股災沒來…
持股上漲,獲利入袋賺價差!如果總統大選前後,股災都沒來,
而我們用價值投資法做多的個股,
持有久了就會等到市場還股價 1 個公道。當漲了 20 % 或合理價以上我們就分批賣出績優股,
這樣會賺超過 40 萬( 200 萬 X 20 % = 40 萬 )。而持有的反向 ETF 部分 ,
這個時候可能有一些「帳面」損失,但不用在意,等到未來 1 ~ 3 年真正股災底部時就能回收。
情況 B : 股災來了…
持股下跌領股息,等待景氣回春,
反向 ETF 當保險,底部再加碼!如果總統大選後大盤馬上重挫並發生股災,
而我們做多的績優股尚未獲利賣出,
那麼到股災底部 ( 4000 點上下),
這些績優股的價格可能平均會從原來的便宜價再往下腰斬,
並造成 100 萬的「帳面」損失
( 200 萬 X 50 % = 100 萬)。
不過此時可以賣出「反向 ETF」 ,
這樣反倒會獲利 50 % 左右,也就是賺 100 萬,
這 100 萬就像「保險」一樣彌補了做多部位的「帳面」損失,
使我們的總資產帳面上幾乎沒有減損。
而且這 100 萬還可以用在股災底部時,
撿一大堆便宜的績優股,
股災底部有些績優股的殖利率甚至可達10 % 以上,
也就是每年領 10 萬。
另外原先 200 萬的買進績優股部分,
還可以領平均 6 % 以上的股息(每年領 12 萬),
股災連續幾年這筆 22 萬 ( 10 萬 + 12 萬 ) 左右的股息就可以領幾年,
這樣在等待期間還是有收入。
最後等到股災結束景氣回升後,個股會賺到 30 %、50 %、100 %…到數倍不等的豐厚價差!
這計畫 Joseph 覺得看似美好,但卻充滿了一些投資邏輯不一致的地方,要進行這樣的投資佈局,請先想清楚。這就聽 Joseph 細細道來。
假設一:買進的價值投資股與 T50 反1呈完全負相關
要進行這樣的操作,你的出發點就是要避險。那這樣操作時,你就已經假設了你所選擇的價值投資股票,與大盤的相關係數為-1,這樣才能達到完全避險的效果。你如果知道一個策略能避險,但只避了70%的風險,那避險的目的何在?
這點不是什麼嚴重的缺點,只是很難想像能達到完全避險的效果。
假設二:股市目前呈現進可攻、退可守的狀態
這點其實艾蜜莉沒有特別說明,但一方面預期股災沒來,大盤可能持續上漲,但一方面又預防股災來臨,可能會崩盤,這種假設就是多空不明,其實就是有可能漲,也有可能跌。如果原先假設是市場已過熱,那我會很懷疑能找到多少在合理價範圍內的績優股,直接放空就好;如果原先假設是市場正在起步,那買反向etf也沒必要。所以這種策略只能假設市場在進可攻、退可守的狀態,才是合理的。
那這有什麼問題呢?有的,大大的問題。你既然是要防股災,你當然是要在大盤偏高點的時候買反向基金,才能達到避險效果。在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崩盤,會崩盤多少,佈這樣的局太考驗入場時機了。萬一漲了20%上去,又跌回原點,你怎麼應付?或是漲了30%,後來跌了20%,大盤上去時,你是虧錢的,大盤下來時,你還是虧錢的。
真要這樣作的話,比較合理的作法是儘量接近你所要避險的event,再來佈局,這是比較合理的。這道理與用選擇權來trading earning announcement是同樣的道理,太早佈局,時間點常常會抓錯。
假設三:對賣點的估計
這種策略最大的假設就是對賣點的估計。
如果市場上漲,你要能獲利入袋。如果你在投資的股票全賺了20%之後,獲利了結,大盤又持續上漲,你會看著你的反向etf內心低血,因為你賣掉了價值投資的部分,反向etf持續虧損。而且一開始的目的是要避險,這樣提早獲利了結,大盤上漲的時候,你就會持續虧損。
如果市場上漲,你沒要賣掉,要持續持股,那很有可能你看著股票上去,又看著股票下來,很有可能你賺到的只有股息。
如果市場下跌,你要能將反向ETF獲利入袋,跟前面講市場大盤上漲一樣,你除非能看出來什麼時候是底部,不然等反向ETF獲利了結的時候,你的佈局就喪失了避險功能,未來的下跌風險無限。如果你能看出什麼時候是底部,那其實也不用價值投資了。
假設四:機會成本為零
在這操作策略裡面,其實假設了我們對價值投資法非常熟悉,不會看錯,不會估錯價,公司狀況不會改變,公司未來的股價會反映公司的真實價值。
除了這些假設以外,還假設了零機會成本。當你手上的資金全用完了,那看到好公司跌下來的時候,你的資金在哪裡?如果你買的公司,股票下跌,但大盤沒跌,你還有錢可以加碼嗎?更別提一種很常發生的狀況:大盤漲,你個股看錯了 (或買貴了)一直下跌,雙殺!
除了這些以外,Joseph覺得最大的假設就是投資人的心態。如果是價值投資者,你就應該要相信自己所選的,無視大盤,相信最終市場會還你公道,那其實也沒有必要買反向etf。如果你不是價值投資者,只是想炒作,那不管大盤漲或是跌,你天天會看到帳面有虧損,大盤漲你也不開心,大盤跌你也不開心,漲多跌多你更不開心,因為你面臨的是未知,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獲利了結。
[…] Joseph註:這不是高勝率選擇權,而是股票下跌之後,想儘快清空的策略。這篇以後另外寫文章介紹。另外,Joseph也針對艾蜜莉預防股災的策略進行評論,大家可以一起閱讀。 […]
[…] 討論:艾蜜莉預防股災的操作策略 […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