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1 1 月

彼德林區的成長股選股策略

0  comments

彼德林區的成長股選股策略

Joseph在部落格寫比較多關於價值股的選股策略,對於成長股較少著墨,主要原因就是因為:成長股篩選不易,而且如果不是密切關注,當營收一旦不如預期,成長股的股價會暴跌,這部分的風險較難以控制。但當一切如預期時,成長股的漲幅,會給你帶來不錯的利潤。

有一個讀者問Joseph:

「如果可以
我這樣的初學者
比較希望如何透過好的screener
用財報分析的方式買到有成長性又低估的公司股票
技術分析為輔」

那Joseph就從成長股大師彼德林區 (Peter Lynch) 開始說起,說說林區的選股策略。彼德林區可以說是與巴菲特齊名的投資家。林區在操盤的時候,1977-1990期間,年化報酬率為29.2%,報酬率至少是S&P500的兩倍以上。

彼德林區選股策略

林區的選股策略,可以說是著重Price/Earning與Growth的比例, 常簡稱為PEG ratio,中文稱為本益成長比。林區認為本益成長比為1,是估值合理,數值愈低,代表股價愈被低估。如果可以的話,最好找到本益成長比在0.75以下,最好是0.66。

具體一點來說。如果公司的本益比 (p/e) 是30,公司的成長也要是30%,這樣才是合理的價位。

但是,這種估價法、選股法,也不是全無問題的。如果將這套標準放在大型公司,通常不太適合。因為大型公司可能過了高速成長期,會透過發股息的方式,而少了成長的機會。

除了找PEG以外,林區也列出了不少基本分析的條件。以下是Joseph翻譯GuruFocus的篩選條件:

  • 每年EPS的成長在15%與30%之間
  • PEG < 1
  • Institutional ownership<50%:機構持股低,找低調的公司
  • 債務在整體資產的25%以下 (Total Debt / Total Equity< 25%)
  • 市值在二十億美金以下:太大的公司成長不易
  • 五年平均營業利率 (operational margin) 在當前年度營業率的50%以上
  • 本益比:比同業低
  • 不選擇金融股

林區的選股器,其實能夠找出來的相當少,因為機構持股在50%以下,又要有高度成長的,非常不容易。

所以下面是Joseph列出來可篩選的標準:

  • PEG < 1
  • 市值 < 一百億美金
  • 長債在整體資產比率 <30%
  • 債務在整體資產比率 <30%
  • EPS該年增長 >0
  • EPS下年增長 >0
  • EPS過去五年增長>0
  • EPS未來五年增長>0

Finviz 實作 (有限制)

可以透過finviz找出來這些。如果懶得輸入的話,可以用下面的連結,點了就會直接輸入上述Joseph說的條件:

http://finviz.com/screener.ashx?v=111&f=cap_midunder,fa_debteq_u0.3,fa_eps5years_pos,fa_epsyoy_pos,fa_epsyoy1_pos,fa_estltgrowth_pos,fa_ltdebteq_u0.3,fa_peg_low,geo_usa&ft=4

lynch-screener

因為Finviz沒辦法直接把金融股去除,所以在看的時候要注意別看金融股。

Stock Rover 的彼德林區選股器

Stock Rover 的功能強大,很容易可以打造出彼德林區的選股器。

下面教你怎麼匯入。

下載Stock Rover 彼德林區選股器

FLGT 投資

Loved this? Spread the word


About the Author

Joseph從2008年踏入美股投資的領域,過了幾年的探索,終將投資原則放在價值與成長投資。這裡是我的心得分享,希望與大家交流!

admin

Related posts

投資哲學與選擇權

​Read More

如何追蹤投資大師持股?

​Read More

美股投資PodCast 001

​Read More

長期選擇權介紹

​Read More
{"email":"Email address invalid","url":"Website address invalid","required":"Required field missing"}

Subscribe to our newsletter now!

>

免費訂閱美股價值成長投資
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