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6 1 月

投資哲學與選擇權

0  comments

投資哲學與選擇權

在之前的文章,Joseph反省2016年的投資績效時,裡面提到一個重點:2016學習的一個重點,就是如何把投資哲學,運用選擇權來達成。

在這篇文章裡,Joseph就具體說說一些基本概念,讓大家比較有學習的方向。如果你有建議或是不清楚的地方,歡迎在下面留言。

More...

​選擇權是種工具

首先,要建立一個重要的觀念:選擇權是投資工具,並不反映你的投資觀念。所以工具是中性的,無所謂好壞,端看是否能幫助你達成目標。

就像ETF,並不是你買了ETF,就代表你是被動型投資人,這完全是兩回事。也有不少主動型投資人,加入ETF當作是炒作工具或是避險工具,所以如果你能接受ETF作為一種投資工具,選擇權其實也是一樣,只是在某些部分更複雜一些。

另外,股票本身也是種投資工具,就像有人集郵、集硬幣當作投資,因為你長期看漲。所以別因為你不了解選擇權而排斥它。再說一次:工具是中性的,端看你如何使用。

​投資哲學

以前的文章,Joseph列出了幾個選擇你投資哲學的方法,如果你還沒有建立自己的投資哲學,可以從那裡開始。

在學術圈裡面,比較多人認可的是兩種投資哲學,分別是價值投資與動能投資 (momentum investing)。這兩種都可以利用選擇權來達成,但你要知道如何安排你的部位。​

價值投資

​談論價值投資的時候,大家都會想到巴菲特。如果你在1964年投資巴菲特的公司Berkshire Hathaway 1000美金的話,當時股價只有19美金。到2015的時候,你的1000美金投資,會變成一千一百八十萬美金!詳情你可以看Business Insider的分析。

許多人都試著去解讀巴菲特如何成功的,但沒有人能百分之百保證:他的解讀,就是巴菲特所運用的辦法。Joseph也不行,我只能說我利用自己對巴菲特價值投資的一些分享,發展自己的一套。

下面是兩段巴菲特說過的話,相信對熟悉價值投資的朋友,應該不陌生:

價格是你付出的,價值是你得到的。​
用合理的價格買進非常好公司,遠比用非常好的價格買進一般公司來得好。

在可能的情況下,我會選擇買進好的公司,但Joseph也不反對用非常好的價格,買進一般的公司,如果我覺得有機會變成轉機股的話。

然而,Joseph也不完全依據​巴菲特所說的。就像巴菲特說過:

只買進即使股市十年不開市,你也願意持有的公司 (Only buy something that you'd be perfectly happy to hold if the market shut down for ten years). 

然而,選擇權作為交易工具,沒有那麼長時間的契約,而且這種契約通常時間成本很高。在這種情況下,就只能縮減投資時間。這樣作就帶來額外的風險,但也可以運用選擇權的方式,適度降低。

如果要把價值投資與選擇權作結合,那買leap call是最​直觀的。這種方式葛林布雷經常使用,你也可以參考雷浩斯所寫的特殊事件價值投資法

除了買call以外,你可以進一步變成call debit spread,或是call diagonal ​的方式,適度降低投資的風險,並提高投資報酬率。

動能投資

動能投資,可能比較少人知道,但最近的幾個月,Joseph一直在學習這方面的知識。有兩本書非常值得大家閱讀,Dual Momentum Investing: An Innovative Strategy for Higher Returns with Lower Risk, 中譯本為雙動能投資

另外一本為Quantitative Momentum: A Practitioner's Guide to Building a Momentum-Based Stock Selection System

動能投資是一件非常知易行難的投資方式。動能投資的基本理念是:跟隨股票與大盤的區。如果一間公司的股票漲幅比其它公司來得高,通常這趨勢會持續下去。

這理念其實也與Eugene Fama 和Ken French的說法一致:

股票如果在過去一年的的表現比較差,那接下來的幾個月表現也會比較差。如果股票在過去一年的表現比較好,那接下來的幾個月表現也也比較好。Stocks with low returns over the past year tend to have low returns for the next few months, and stocks with high past returns tend to have high future returns.

​在AlphaArchitech的文章裡,你可以看到模擬結果. Dr. Gray 將股票過去的表現排序,分成表現好的和表現差的。你可以看到:表現好的,通常會持續表現好;表現差的,通常也會一直差下去。

圖片來源:AlphaArchitech

看到這裡,你可能會想著:那動能投資與價值投資比,哪一種方式更好?根據Larry Swedroe and Andrew Berkin在AAII的研究,動能投資長期的年化報酬率在9.5%, 而價值投資在5%。

所以Joseph在作資產配置的時候,也適度分配在動能股上面。

動能投資結合選擇權的方式,其實也與價值投資是一樣的,你可以買leap call,可以作call debit spread,但千萬千萬不要在等待的時候,去作covered call,這種方式並不適合動能投資法。

​希望上述的說明,讓大家更加清楚投資哲學與投資工具,怎麼作結合。

Loved this? Spread the word


About the Author

Joseph從2008年踏入美股投資的領域,過了幾年的探索,終將投資原則放在價值與成長投資。這裡是我的心得分享,希望與大家交流!

admin

Related posts

RSI 與美股選擇權:3年策略回策結果

​Read More

高IV Pecentile 掃描器

​Read More

選擇權賣方分析神器:Strangle & Iron Condor 篩選器

​Read More

FLGT 一個月漲了100%!我是如何發現的?

​Read More
{"email":"Email address invalid","url":"Website address invalid","required":"Required field missing"}

Subscribe to our newsletter now!

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