偶然打開美股價值成長投資部落格的頁面,Joseph才驚覺:距離上次發文,已經超過一年了!這一年,Joseph跑哪去了?在投資上,又學到了什麼呢?
知道Joseph的人,就知道從2013夏天開始,Joseph就開始在美國一所研究型大學從事教職。在美國當助理教授不是那麼容易的,學校期許你是50%研究,50%教學,但第一年教學,備課的時間總會超過比例,到最後往往變成75%教學,50%研究,意思就是你必須自己找時間,作到學校期許的125%,你才能有機會留下來。
除了工作因素以外,當然家庭因素與個人因素也佔了很大的部分。家庭因素寫出來,怕又是感人淚下的小說,這Joseph就不廢話了,你有興趣可以看看中文醫療資訊網,裡面是Joseph隨筆,紀錄家人各種看病歷史,從中你就可以略知一二了。
個人因素一部分是工作時間太多,忙不過來,另外一部分是:去年底買了房子,美國購房首付要20%,只好把手頭持股全出清了。包含我以前提過未實現獲利300%的WFC,也都在準備首付的時候賣掉了,最後出場獲利在400%+。
手頭持股清空了,自然也就沒什麼心思看股票。我選擇的出場時機其實並不是很理想,只是從2007以後的低點漲到最高而已,但小i喊的道瓊三萬點,預見了接下來幾年的大多頭,如果能繼續持股,那接下來幾年獲利應該很可觀。
但事分兩面來看,打掉了重練,不也是讓自己重新歸零嗎?許多人開始投入股市,也不見得是在市場最低點的時候,更何況正如綠角一再說的,適時進出市場是不可能的。過了一年,又小存了一點錢,Joseph打算重新開張,繼續與大家分享美股投資的心得。
各位讀者,你準備好與Joseph一起在美股探險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