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我自己學習投資的這段時間,學習到最重要一點的就是:了解你自己的投資方式!
我來說說我的一些投資經歷好了。
從2007年我開始接觸美股,沒想到2008年進入市場沒多久,市場就開始一洩千里。
那時候看著自己心儀的股票,有10%、20%,甚至到了40%的未實現損失,心裡說不慌是騙不的。
我心裡一直在問我自己:我使用價值投資法投資成長股,是正確的嗎?
我不知道對別人來說是否如此,但走過那段時間的大崩盤,回頭看來,我賺最多的股票都是那時候撿的。
而賺最多的,至今我仍持有股票,尚未實現獲利。
這檔股票是富國銀行(Wells Fargo, NYSE: WFC),也是巴菲特持有的股票之一。
我買WFC,一方面是巴菲特的加持,一方面是我喜歡這家銀行的服務。
雖然那一陣子銀行股人人喊打,但WFC並未有太多衍生性金融產品,巴菲特都敢在二十多塊買,我為什麼跌到$8塊不敢買呢?
於是,我買了WFC,買的價位是$8.17,而2012/7/13的收盤價是$33.91,有300%以上的未實現獲利。
問題來了:有300%未實現的獲利,你賣是不賣?
或許很多人會想:當然賣啊!免得哪一天跌下來,哭都沒地方哭了。
是的,Joseph當初也是這麼想的,不過想了半天,決定還是不賣,因為這有違我的初衷。
我投資的目的是為了打造被動收入,而股票無疑是一個很好的途徑。
如果你接觸股票,應該會知道股票的獲利來自於兩方面,一個是資本利得 (capital gains),也就是買低賣高所得,一個是股息 (dividend)。
我之所以決定不賣,是因為我更看重會持續成長的股息。
如果我印象沒錯,在WFC跌到谷底那陣子,許多華爾街的CEO紛紛減薪,而且銀行大部分都停發股息了。
事隔多年,回頭再看我持有的WFC,一年發0.88 cents的股息,相比於目前$33.91的股價來說,這股息只有2.6%,似乎不是很理想。
但是,我的持股價格是$8.17啊!如果算yield on cost的話,將0.88除以8.17,那表示我投資富國銀行,一年可以有10%的獲利,你還想賣嗎?
如果這點還不能說服你,那我相信WFC之後的股息還會成長,而且富國銀行可說是美國銀行中,體質最好、獲利最優的一家銀行了。
你想想:你每年在股市的獲利有10%嗎?如果有穩定10%的獲利,而獲利還會持續增加,我有什麼理由賣呢?
如果真的要非常非常保守的話,我可以出售1/4持股,把當初投資的錢拿回來,這樣仍舊維持3/4的持股與每年10%的獲利,而且這10%的獲利等於是0成本。
這是我不賣的理由,因為這是我的投資哲學。
各位讀者,你的投資哲學是什麼呢?
[…] WFC:富國銀行,巴菲特持股,上一季巴菲特持續加碼。這一股是我在金融風暴時撿到的,帳面獲利332%,每年股利10%。毫無疑問續抱!相關文章:未實現獲利300%,為什麼我不賣? Related posts: […]
謝謝分享這麼棒的文章
[…] 個人因素一部分是工作時間太多,忙不過來,另外一部分是:去年底買了房子,美國購房首付要20%,只好把手頭持股全出清了。包含我以前提過未實現獲利300%的WFC,也都在準備首付的時候賣掉了,最後出場獲利在400%+。 […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