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一篇美股財報解讀(一):獲利能力,不少讀者寫信給Joseph,覺得非常有用,希望我繼續寫下去。
看完了獲利能力,接下來就是看公司的成長。其實公司的獲利與成長,差別只是時間,獲利通常是就單一時間點來看,而看公司成長的辦法,通常是把公司各時間點的獲利拿出來比較,看長期的趨勢。下面Joseph把獲利成長分成幾個部分,讓大家參考。
每股收益成長 (季度)
EPS (Earning per share,名詞不熟悉請到美股財報解讀(一):獲利能力複習) 是看公司成長的一個重要因素,威廉.歐尼爾(William J. O’Neil) CANSLIM系統的C,也就是看這個部分,看每個quarter的EPS (annual EPS等會看) 是否有一定的成長力度。
那怎麼看呢?我們一樣用Morningstar的財報來看,這裡拿GME來當範例。
在上方,如果你依照CANSLIM的作法,要看成長力度,那記得把左上角的statement type,選成quarterly 季度,
選完之後,你會看到下面的EPS,你可以看到GME的quarter EPS起伏很大,所以其實不符合成長股。
練習
NVidia (NVDA) 2016年漲得非常兇,練習看一下:是不是從季度的EPS,可以看出一些跡象?
每股收益成長 (年度)
除了看季度成長,你還想知道:這樣的成長,是否持續了多年。如果公司長期能維持收益成長,那長期投資的報酬率將會非常可觀。
威廉.歐尼爾(William J. O’Neil) CANSLIM系統的A,就是想找出EPS年年成長,過去三年EPS成長,而且每年成長的幅度最好在25%-30%左右。
下面是Cheesecake factory (CAKE) 的財報,你也可以點這裡到Morningstar看看其它財報數字。
大體上來說,CAKE的EPS成長還是挺穩健的,除了2014年稍微下跌,但之後又回歸正常軌道了。2012的EPS是1.85,2016是2.91,5年的成長將近60%。
除了EPS的成長,CAMSLIM的其它原則,與成長能力沒什麼相關。如果你對CANSLIM有興趣,可以閱讀貓的成長美股異想世界的這篇文章。
其它成長指標?
如果你作了獲利分析,也拆解了ROE,Joseph覺得在成長力度上面,沒有太多量化指標可以參考。
由於EPS是稅後的,如果要小心一點,看看是不是有稅法優惠什麼的,或是公司努力在cost down,你可以看一下過去幾年,營業收入revenue是否成長。
revenue與EPS長期拉開來看,應該就可以很清楚了。另外,revenue也記得看annual與quarter的,這樣對趨勢會比較清楚。
另外,Old School Value 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指標,Gross Profit to Asset Ratio (GPA),gross profit 是毛利,asset指的是資產,所以這指標主要是看毛利是用多少資產來產生的。詳情請見這裡。
練習
Ulta Beauty (ULTA) 從2009到2016,漲幅6282%。試著從獲利與成長的角度,來看看能不能解釋ULTA股價上漲的原因。
了解成長動能
在財報狗這樣選對成長股這本好書,裡面提到了六個成長動能的來源。這部分你必須讀年報,或是深入公司才能了解,沒辦法看財報數字就得出結論。
相關的讀書心得,可見這裡。
- 科技發展趨勢: 新科技
- 生活產業變革 : 傳統產業變身,也有新風貌
- 法規與政策: 國內法規,反傾銷壟斷法規,政策扶植與打壓
- 客戶經營績效: 客戶狀況改善造成的成長,例如客戶本身成長,提高下單比重,打入新客戶,客戶所處國家景氣好轉
- 獲利關鍵因子: 人工成本下降,原物料成本下降,製程的良率效率改善,匯率收益。
- 投資成果: 擴產,發展新事業,子公司獲利,處分子公司虧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