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菲特是投資界的傳奇,也是不少人仿效的對象。很多人都認為巴菲特是價值投資者,可是,這樣的論證經得起考驗嗎?
就連巴菲特自己也說:
I’m 15 percent Fisher and 85 percent Benjamin Graham. (見wikipedia: http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Warren_Buffett)
Benjamin Graham 大家應該耳熟能詳,是價值投資的先驅。那Fisher 是誰呢?Philip Fisher (菲利普.費雪) 是成長股價值投資之父,成長投資 (growth investing) 的先鋒。這部分以後會陸續介紹。
巴菲特都這麼說了,可見巴菲特選股時,不只看公司的價值,同時也看重公司的成長性。所以並不是每間公司的價值被低估的時候,都值得出手,還得公司能維持一定的成長性才行。
巴菲特這麼說,有什麼例證呢?在Buffett Beyond Value: Why Warren Buffett Looks to Growth and Management When Investing一書 (可考慮Kindle版較便宜),作者Prem Jain就從各個不同的角度,來分析為什麼巴菲特選股,不全然只是看公司的內在價值而已,更看重公司未來幾年的成長。
這本書重點不在敘述巴菲特的故事,而是分析巴菲特的投資哲學。如果要簡單綜述這本書的內容,就是:巴菲特傾向找在合理價位的優質成長公司,並有出色的管理團隊。